臺灣藍鵲

臺灣藍鵲(學名:Urocissa caerulea,英語:Taiwan Blue Magpie 或 Formosan blue magpie),又稱臺灣暗藍鵲、紅嘴山鵲、長尾山娘(閩南語:tn̂g bóe soaⁿ niû)或長尾陣仔等,為臺灣特有種鳥類。該物種最初於約1862年經斯文豪等引介,被約翰·古爾德進行物種命名,並正式展開相關學術研究工作。
臺灣藍鵲主要分布在中、低海拔闊葉林裡,除繁殖季外多成群行動,且有非常明顯的保護領域傾向,以及伴隨而來的驅趕行為(在繁殖季時特別明顯)。牠們的繁殖季約在每年3月至7月,每年約生育二次,每次約產下3至8顆蛋。
國際鳥盟將臺灣藍鵲列為無須採取保育行動的鳥種,而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則將之列為保育類動物。
發現
據臺灣清領時期文獻所載,當時在臺灣活動的人群將臺灣藍鵲稱為「長尾山娘」、「長尾三娘」或「長尾陣仔」等。《臺灣通史》稱之「翠翼朱喙,光彩照人」。1862年,英國博物學家兼外交官斯文豪因病回國休養,將在臺灣採集的一批標本交給約翰·古爾德。古爾德以這些材料為基礎發表相關學術文章,命名並詳述16個在臺灣的物種,其中包含臺灣藍鵲。斯文豪如此描述他發現臺灣藍鵲的經過:

剛抵淡水不久,我僱用的獵人自內地(按:應指臺灣山區地帶)帶回兩根美麗的尾羽,而身軀則因天熱肉易腐壞而被他們先吃了。他們稱這種鳥為「Tung-bay Swanniun」(「長尾山娘」,帶有泉州腔特徵的閩南語:tn̂g-bé-suann-niû)。我透過這兩根尾羽的亮藍色羽末端的白點判斷這一定是隻藍鵲屬(Urocissa)的新物種。興奮之餘,我重賞徵求標本。(……)標本完全確定了我的假設:這是美麗的新物種。
當初斯文豪採集的臺灣藍鵲正模標本現被收藏於自然史博物館(位在英國倫敦)。
學名含義及分類相近物種
Urocissa 指的是「有長尾的鵲」,而 caerulea 則意指「蔚藍」。臺灣藍鵲與黃嘴藍鵲(學名:Urocissa flavirostris)及紅嘴藍鵲(學名:Urocissa erythrorhyncha)等在生物分類學上被認定為相近的物種。
分布
臺灣藍鵲屬臺灣特有種。臺灣藍鵲主要分布在海拔1,000公尺以下的地區,而海拔1,800公尺以下的中、低海拔闊葉林或次生林也有分布。但是,若山區環境開發過度或林相不夠豐富,往往也不會有臺灣藍鵲棲息。近年來,臺灣藍鵲已逐漸適應當地都市環境,如臺北市近山地區即有分布。
形態描述
飛行中的成鳥。
臺灣藍鵲成鳥全長63至68公分,其中尾羽長34至42公分,翼長18至21公分。成鳥體重254至260公克。成鳥的喙和腳呈紅色,虹膜呈金黃色,頭至頸、胸部呈黑色,翅膀末端呈白色,身體其餘部分幾乎皆呈藍色[4]:106,但尾下覆羽呈白色;兩根中央尾羽較長,且末端呈白色,其他尾羽則是中段黑色、末段白色。
行為生物學
臺灣藍鵲多成群行動,一群約3至12隻,多由具親屬關係的個體組成。牠們的飛行時直線前進,且排列呈現出一定秩序。牠們的叫聲為聒噪之「嘎、嘎、嘎」聲,在群體中則以「迪笛——迪笛——」或「嘎嘎——穗」等叫聲互相叫喚,叫聲變化多端[4]:109。牠們大多具有十分明顯而強悍的保護領域傾向,並會主動驅趕進入其領域的活動物件,且會集體進行該類行為。牠們有可能生活於同一領域長達數年。
覓食
臺灣藍鵲屬雜食性動物,其食物包括植物的果實(如漿果、木瓜、香蕉等)或根莖、巢中的幼鳥或蛋、昆蟲、蜥蜴、蚯蚓、蛇類、蛙類和小型哺乳類(如鼠類)等,甚至也會攝食廚餘和腐肉。牠們也會吃下其夭折幼鳥。臺灣藍鵲會儲存及分享食物。
繁殖
《臺灣鳥類誌》稱臺灣藍鵲的繁殖季在每年3月至7月[2]:30,另有報導指為4月至9月。牠們會以叫聲搭配飛舞行為進行求偶。在繁殖季,臺灣藍鵲的主要社會單位由兩個以上個體組成的群體,轉變為分別(通常)由兩個異性個體組成的繁殖配對。,且選定對象後很少發生更換的現象。牠們傾向在稀疏的樹林築巢,樹種不拘,但隱蔽程度要符合其需求。牠們多半選擇於樹高約4/5處築巢,高度平均約10公尺。選好巢位後,組成繁殖配對的個體會一同前往地面尋取樹枝作築巢材料。築巢時間平均長達約一星期,巢形通常似一淺碗:109。

臺灣藍鵲的子代存活率不高,因此牠們每年生兩窩,每窩大約有3至8顆蛋,卵殼呈淡青色且帶有褐斑。臺灣藍鵲的蛋約需17天孵化。其護巢行為十分積極,會主動驅趕進入其領域之活動物件;對此,動物保護機構呼籲大眾切莫傷害之,表示牠們多是以翅膀揮擊、驅離,應不會導致嚴重傷害。臺灣藍鵲的幼鳥孵出後約22天會離巢。離巢後的幼鳥會留在鳥群中與成鳥一同生活。同巢幼鳥會藉打鬥決定彼此在群體中的地位:31。此外,臺灣藍鵲上一季孵出的幼鳥會留在巢邊協助親鳥尋找巢材、餵食雛鳥或共同禦敵,屬於特殊的「合作育雛」行為。此行為又稱為巢邊幫手制度。

生存狀況
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,國際鳥盟將臺灣藍鵲列為無須採取保育行動的鳥種。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將臺灣藍鵲分為保育等級Ⅲ(意指其他應予保護之野生動物)的動物,任何捕捉或飼養行為皆違反相關法律。早年,臺灣藍鵲遭人大量獵捕,後來因保護妥善,數量有增加:31,但近年來,臺灣藍鵲在被網路票選為臺灣非官方國鳥(見社會文化一段)後,因知名度提升而遭人大量獵捕,棲地也被外來種紅嘴藍鵲入侵,甚至還有臺灣藍鵲與紅嘴藍鵲同巢育雛的現象[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