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冠麻鷺(學名:Gorsachius melanolophus)又名黑冠鳽或黑冠虎斑鳽,臺灣話俗稱山暗光(臺羅:soaⁿ-àm-kong),亦有地瓜鳥、大笨鳥(因其平時行走速度緩慢略顯笨拙)的別稱。是中型的鷺科鳥類,主要分布於東南亞、南亞及東亞南部,其中大部分地區的族群是不普遍留鳥,只有臺灣的族群在近年成為常見的留鳥,另有部分族群會在中國華南、斯里蘭卡與海洋東南亞之間遷徙。
特徵
頭部特寫
本物種身長46~47公分,翼長23~25公分,翼展80~85公分,重量417~450公克。冠羽黑色,背部暗紅褐色有黑色橫紋,喙基至眼先藍色,腹面黃褐色帶暗色縱斑,臉、頸部、胸部紅褐色,飛羽黑色,末端有白斑,腳綠色。幼鳥頭頂黑色,羽冠黑色具白斑,背面灰褐色密布灰白色細斑。
該物種的羽色及體型具個體差異及地理差異。
分類與分布
此物種由政治家與博物學家斯坦福·萊佛士在蘇門答臘發現,並於1822年發表。屬鷺科麻鷺屬,是本屬的四個種之一,且為此屬唯一處於無危狀態的物種。
黑冠麻鷺分布範圍大致在東洋界內。其繁殖地及留棲地包括華南、台灣、琉球群島、中南半島、菲律賓、尼科巴群島、印度東部和西高止山南部。越冬地包含斯里蘭卡、馬來半島、大巽他群島、哈馬黑拉島及塔勞群島。
在中國,除主要分布於雲南、海南、廣西外,山東青州、浙江溫州、江蘇徐州、廣東珠海皆曾有觀察紀錄。香港大嶼山有紀錄,在丙崗則有繁殖紀錄。在日本分布於八重山群島的石垣島、西表島和黑島,在四國有紀錄。韓國亦曾有迷鳥紀錄。在聖誕島和帛琉是迷鳥。
生態
棲地
黑冠麻鷺棲息於潮濕的亞熱帶森林氣候,且偏好靠近溪流等濕地的環境,平地的沼澤到中低海拔的森林都有,分布上限因地而異,在泰國為1200公尺,在印度東部則高達2300公尺。
在台灣,由於低海拔地區森林的開發,促使野生動物往山區移動,但平地大量的公園、學校、次生林及荒地的出現,亦重新提供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,黑冠麻鷺也是其中一員。約莫1990年代至2000年以前,此物種在台灣尚為低海拔山區的稀有留鳥,且生活隱密難以觀察,但隨著都市綠地的增加,使黑冠麻鷺逐漸向平地擴張,現在學校、公園甚至是路上都有可能發現牠的蹤跡,目前廣泛分布在全島平地及低海拔地區。在都會區綠地內的黑冠麻鷺會避開人造物,且偏好棲息於有遮蔭之處。
習性
黑冠麻鷺正在捕食蚯蚓
時長:17 秒。0:17
黑冠麻鷺的鳴聲
黑冠麻鷺是夜行性鳥類,白天常棲息於樹上或地面植被中,但也會在晨昏單獨、緩慢地於水邊、田野覓食。以蚯蚓為主食,也捕食昆蟲、軟體動物、節肢動物、青蛙、蜥蜴,偶爾也會捕食小魚。在台灣有捕食麻雀、鼴鼠、蛇類的記錄。覓食蚯蚓時,在地面上緩慢行走,以喙刺入土中拔出蚯蚓。
黑冠麻鷺遇驚擾時常佇立不動,伸長並扭動頸部[36]或豎起冠羽。在台北都會的觀察顯示見人而開始走避的距離約為四公尺。若過度靠近,則緩慢行走後迅速飛去,但也有少數可以接近至一公尺以內。繁殖期常於夜間鳴叫不止,鳴聲為低沉幽遠的「嗚、嗚、嗚」聲,威嚇聲為粗啞的嗄嗄聲。
繁殖
黑冠麻鷺繁殖於4至9月,雖然繁殖期於4月至9月,但也越來越多在非繁殖期繁殖的案例,黑冠麻鷺單獨或成群在樹木上營巢,離地約五公尺,以樹枝和以唾液築成,交織在樹杈間,也會在蘆葦叢中築巢。一夫一妻共同築巢,並輪流孵卵、育雛,一窩產3~5枚白色有褐色斑點之卵,孵化期28~32天,幼鳥孵化至離巢需32天。有重複使用舊巢位的現象。
據觀察,黑冠麻鷺在亞成鳥未換羽時即有繁殖能力,且有年長的幼鳥協助成鳥餵養幼鳥的行為。在台北都會的觀察研究顯示黑冠麻鷺的繁殖成功率、孵化率及幼雛存活率皆高於九成。
遷徙
黑冠麻鷺的遷移性尚未有詳細調查,在許多地方都有同時為留鳥和候鳥的紀錄,此物種的生活型態可能為部分遷移,但仍有待更多證據。印度、緬甸和泰國的族群在秋季經斯里蘭卡、馬來西亞等地南遷至蘇門答臘、爪哇和婆羅洲。
保育
目前黑冠麻鷺的成熟個體數約為1300至13000隻。由於棲地喪失,許多地區的族群很脆弱,黑冠麻鷺的的族群、求偶、生活方式都未有詳細的研究,使保育行動有所障礙。
由於分布範圍大,在《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紅色名錄》中列入無危物種;族群趨勢未有詳細資料,但減少速度應未達到門檻。此物種在1988曾被列入接近受脅物種。
在日本,黑冠麻鷺屬於接近受脅物種。
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》二級